“苏超”
万众瞩目,激情澎湃!

这里不仅是足球竞技的赛场
也是科技创新的秀场。
科技赋能
让“苏超”更智慧、更精彩、更环保、更安全
赛场内外
绘就科技自立自强新图景
看“苏超”,见未来
11月1日晚,“苏超”在南京奥体中心完美落幕。回望整个“苏超”赛季,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。“苏超”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,也是城市文旅的一场狂欢,更是一场科技创新成果的盛大阅兵。
赛场内外,科技与足球共舞,智慧与激情齐飞,造就了智慧“苏超”、精彩“苏超”、绿色“苏超”、安全“苏超”。
《“苏超”“踢”出科技范儿》之一:
《科技保障,让“苏超”更智慧》
当“苏超”决赛结束,南通队与泰州队的球员谢幕离场时,南京奥体中心的5G-A基站仍在高效运转,5G-A网络让坐满6万余名观众的体育场,实现信号覆盖与网络速率双重跃升,确保万人同时发视频、开直播时,依然流畅稳定。
5G-A网络是“苏超”赛场的标配,它具有超高速率、超低时延和超大连接的特点,作为赛事的 “智慧中枢”,串联起智能安防、场地保障等所有科技应用。
同样,作为“苏超”各个城市赛场标配的,还有功能各异的智能机器人。
智能机器人
和机器人“杜杜”同时在赛场工作的,还有两台由江苏坚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打造的灵睿P1四足机器人,在人群中灵活穿梭搬运物资,即使40厘米的地面障碍或45度斜坡,也能轻松应对。
在观众通道和饮水区域,来自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J40商用清洁机器人和霞智科技有限公司的Skywalker 50室内中型智能清洁机器人,正在洗地、扫地、吸尘、推尘 、拖地,保障赛场外洁净。
由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人形防爆机器人“天魁1号”,则承担起了保护电力运行的“哨兵”职责。
天魁1号
“苏超”赛场
科技创新无处不在
真正实现了
“上管天,下管地,中间管空气”
10月19日,“苏超”联赛南通队主场对阵无锡队,地点在国内首座也是最大的开闭顶体育场,被称为“南鸟巢”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。比赛当天阴雨连绵,“南鸟巢”合上顶盖,让球赛真正实现了“下雨不愁”。
记者现场探访了解到,这开合屋盖自重达2200吨,每一次开合,都是一场精密细致的科技工程,屋盖完全闭合全程需30分钟左右。
南通的“南鸟巢”从天空为比赛打造了一道“风雨屏障”,南京奥体中心赛场则在地面用上了AI割草机器人。
AI割草机器人
借力“苏超”,江苏各家城市成功将最前沿的科技元素融入大众视野。这些新科技新成果,也借力“苏超”,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推广。
扬州市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处处长
张京生
“我们加强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培育,建立人工智能重点项目和创新团队储备库,扶持企业快速成长。”
扬州市最近发布《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10条举措》,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。扬州的举措,是江苏各个城市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奋力前行、你追我赶的生动缩影。
科技的发展,必将更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正如“苏超”赛场上的5G-A网络,目前在无锡等城市,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,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。
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,吹响了“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”的号角,“苏超”用科技创新带给我们的真真切的美好感受,为加快发展高水平科技这一伟大使命提供了生动的注脚。
明天敬请关注广播系列报道《“苏超”“踢”出科技范儿》之二:《科技创新,让“苏超”更精彩》
来源 | 南京新闻综合广播
徐州广电编辑 | 王峤
一审 | 蒋莉
二审 | 朱宸昕
三审 | 张清
转发+在看,告诉身边人↓↓↓

